> 文章列表 > 有关成语的故事

有关成语的故事

有关成语的故事

10个有相关故事的成语

1、自相矛盾:指言行相矛盾。例如,有人说要减肥,却每天吃很多零食,这就是自相矛盾的表现。

2、滥竽充数:原指竽(一种乐器)声音不合拍,后用来比喻能力不足,混在其中。比如在团队项目中,有人拖后腿,滥竽充数。

3、画龙点睛:形容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加上点睛之笔,使其更为精彩。就像一幅画,如果加上一条飘忽的龙,就能画龙点睛。

4、刻舟求剑:出自《孟子》,比喻因为固执成见,反对改变。就像刻舟求剑的故事一样,找错位置了。

5、守株待兔:比喻坐等运气,不主动去争取。就像一个守株待兔的农夫,等待着兔子撞倒自己跌倒。

6、叶公好龙:形容好奇而又轻浮,没有真正的兴趣。就像叶公好龙,只是好奇而已,缺乏实际行动。

7、亡羊补牢:比喻虽然已经失去一部分,但及时补救还能挽回。就像亡羊补牢,尽管有损失,但还有挽回的机会。

8、画蛇添足:指做多余的事情,反而破坏了整体效果。就像画蛇添足一样,多余的工作只会削弱整体效果。

9、掩耳盗铃:比喻自欺欺人,掩耳盗铃欺哄自己。就像掩耳盗铃,自己听不见真相,欺骗自己。

10、买椟还珠:原指认错东西,要还回珍宝。后用来比喻自己做了许多工作,结果却白白浪费。像买椟还珠一样,被蒙在鼓里。

有关孟子的成语故事

杯水车薪:形容无济于事,力量微弱,帮助无益。孟子曾说:“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这是对于力量微小的比喻,其实没有帮助。

迷途知返的成语故事

迷途知返的典故源自于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,意指误入歧途后归来。陶渊明虽然偏离了自己的初衷,最终还是能够回头,迷途知返。

余音绕梁的成语故事概括

余音绕梁的典故有关韩娥,描述其歌声优美动人,留下回荡在梁间。《列子》记载了韩娥唱歌留下的余音绕梁,耐人寻味,让人久久不能忘怀。

10个历史成语故事

1、栩栩如生:形容生动逼真,如实物一般。庄子的故事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”展现了虚幻与现实的奇幻之处。

2、一言九鼎:出自赵国困境中平原君去楚国求救的典故,表达一个人一言的分量远大于九个鼎的象征性意义。

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

其中夸父追日、嫦娥奔月等成语都来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,展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神话传承。

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

成语源远流长,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,是中国文化的瑰宝。每个人对成语故事的喜好也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
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

例如《空城计》和《草船借箭》都是源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和机智手段,展示了他作为谋士的才智和能力。